网络寻租

Programmer, Gamer, Hacker

长时API调用设计方案

| Comments

App B提供一个计算服务,App A需要访问这个服务。可以有两种模式:Pull和Push,各有优缺点。

App A请求App B之后,B返回Job ID, Pull模式下,A定时获取一下Job执行状况,当Job完成之后,A获得结果。 Push模式下,B完成请求之后调用A的Callback,发送结果给A。

Pull模式下网络通讯消耗更多资源,并且不能第一时间返回结果。Push模式需要AB端都提供接口,复杂度更高,并且callback有可能丢失请求。

伪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# Pull模式

# App A
result = HTTP.post "B/api/works", {type: 'square', value: "12"}
result == {job_id: 12, status: "init", percent: 0}
sleep 3
result = HTTP.post "B/api/jobs/12"
result == {status: "running", percent: 30}
sleep 3
result = HTTP.post "B/api/jobs/12"
result == {status: "done", percent: 100, result: 144}

# Push模式

# App A
result = HTTP.post "B/api/works", {type: 'square', value: "12", callback: 'A/api/check_job/:job_id'}
result == {job_id: 12, status: "init", percent: 0}

on 'api/check_job' do
  handle_result(params)
end


# App B

on 'api/works' do
  job = Job.create(params)
  Worker.perform_async(job.id)
end

on 'api/jobs' do
  Job = Job.find(params[:job_id])
  Job.as_json
end

class Job < Model
  def perform
    case self.type
    when 'square'
      self.percent = 10
      self.status = :running
      self.save

      sleep 3
      self.percent = 30
      self.save

      sleep 3
      self.result = self.value ** 2
      self.status = :done
    end
    if self.callback
      HTTP.post self.callback, self.as_json
    end
  end
end

class Worker
  def perform(job_id)
    job = Job.find(job_id)
    job.perform
  end
end

Ruby没有做到编程语言应该有的优化

| Comments

Ruby语言很慢。是的,这是一个设计缺陷。

我们知道Ruby语言的执行方式是,首先编译成虚拟机字节码,然后丢给Ruby虚拟机执行。 其它类似这样做的语言也很多,比如C#,java,python,但是为什么Ruby比他们慢很多?

首先,我们看合理的这种编译到字节码的语言应该如何优化。比如java。 首先是语法解析(parse),把文本转换成抽象语法树(AST),然后经过编译和适当的优化,变成字节码。 然后丢给语言虚拟机,用JIT机制转换成机器代码。

这样一套做下来,代码最后会变成机器语言的代码,执行速度从理论上,比传统的编译到机器代码的语言更优(因为机器代码是动态生成的,可以根据运行状况改动)。

但是Ruby语言很多都没有做到。JIT这么难就不说了,语言的编译和优化,因为动态类型,很多优化也没有办法完成。最基本的AST缓存或者字节码缓存(python语言有做), Ruby也没有进行,可能是因为发现Ruby太动态了这方面优化不了吧。

同样的,内存上面的优化,Ruby也很难进行。这个算是所有动态语言的缺点。 静态语言的对象基本只要带属性,动态语言的对象还要带上方法表,函数和方法调用也要存名字,而不是直接引用地址,没有简单的办法优化。

虽然现在机器的性能很高,应用的瓶颈也往往不在CPU端和内存端,但是慢就是慢,本来应该有办法做好的地方做差了。

怎么弥补?首先要语言本身可以定义类型。但是这样Ruby就不是Ruby了。

Ruby需要一个静态类型验证系统

| Comments

越用Ruby,越觉得Ruby简陋。很多其它现代语言有的特性,Ruby都没有。其中一个就是静态类型验证系统。

Ruby语言里面,是不需要定义函数的参数,以及变量的类型的,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写程序更简便了,这个被大家称为是优点。 但是实际上,这是一个缺陷。为什么呢?

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,如果不知道一个变量的类型,只能动态去判断变量是什么,动态地查找处理变量的函数, 比如一个方法调用:a.run(b),就要去查找a的run方法,然后传入b参数。 这样造成每次函数调用,都会进行一次判断和查找,极大地降低程序执行速度。

另外一个问题就是,当传入的参数不正确(比如a没有run方法,或者run只接受一个参数),只有程序实际执行的时候,才会知道这点。 一方面要在函数和方法调用的时候来判断(更慢了),另外一方面本来能够静态识别出来的错误,留到了运行时。

更可怕的是,当传入的参数类型错误的时候,不能立刻就知道,而是要等到很久之后才会被发现, 这个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参数是什么时候传进来的,Debug变得非常困难! 其它语言定义了类型,在编译的时候就可以发现这样的错误,但是动态类型语言,比如Ruby/Python就没有办法。

在实际进行Ruby编程的时候,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几点。 尤其是项目变得很大的时候,执行速度不说,出现问题找Bug变得很困难, 程序可靠性没有办法通过编译阶段发现,而是只能留到执行时(testcase), 并且执行时也做不到其它静态语言级别的函数参数类型验证。

而在其它现代语言里面,类型定义不再向以前一样手动配置那么痛苦了。 比如在C#里面,我们可以定义函数参数的类型,以及所有变量的类型,也可以不定义(dynamic),做到和Ruby一样的效果。 但是还有更好的语法(var),程序语言自动给你做好类型定义,不用自己手写了,方便很多。

综上所述,静态类型验证系统是现代程序语言必备的一个功能,Ruby不应该缺少这样的功能。 Matz本人也说,下一阶段会进行这种系统的设计。 不过我觉得这么大的改动,只有在程序语言开始设计的时候才能做出,Ruby现在已经进入成熟阶段,再改就很难了。

如果不是Rails,我可能会考虑其它语言,但是谁让web开发框架里面,Rails生态圈最好最成熟呢。

Ansible介绍和服务器管理思考

| Comments

旧的服务器管理,基本上就是用ssh登录到服务器上面,进行一些操作。需要做的事情一般是:定期安全更新,新版本发布,新应用安装等。 这样有很多缺点:人工操作引发错误,服务器状态无法跟踪,人工操作繁琐耗时等。

我觉得好的服务器管理方式应该是这样的:

  • 能够定义服务器的功能,通过写程序或者配置的方式说明服务器到底是怎么样的
  • 通过这个定义,自动化地配置服务器
  • 可以手动或者自动修改定义,更新整体的架构
  • 整个过程不要引入太多的复杂度,更好地反映服务器管理的本质

以前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chef,整体架构偏复杂了。因为是server/agent架构,服务器上面要跑一个chef的监控程序, 这样对于大规模的服务器来说是性能更好,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公司来说,没有agent的模式就足够用了。执行速度上也偏慢。

现在重新学习了解了ansible,觉得在复杂度和易用性上面平衡得很好。主要有几点:

  • 和host服务器的通讯采用ssh的方式,host不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,除了python-simplejson
  • module插件是传输一个python文件到host执行,参数命令行传入,简洁快速
  • 整体架构上面尽量减少了复杂度,概念上只有playbook – role – module,我觉得足够满足抽象了

用ansible这种服务器配置管理工具,我可以做到以下事情:

  • 设置翻墙/下载服务器,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创建
  • 定义公司的服务器架构,进行归一化配置,自动更新
  • 遇到性能瓶颈或者需要更新服务器的时候,快速创建应用服务器

以后小规模的服务器管理,就变得很简单了。

2016年度总结

| Comments

又到一年总结日。这一年各大城市房价暴涨,以前买不起房子的现在更买不起了。 国际形势变化快,欧洲沦陷,中东一团糟,美国缓慢增长, 中国没有现象中那么差了,甚至成为了相对更自由的国家。 当然这个只是表象,中国还在继续向左走,希望以后不要变得太差。

去年

2016年,我工作上面没有什么成果,慢慢做了一些小系统,工作的效率不是很高。 学习上,深入一些研究了Racket语言,但是并没有实际做一些项目。 因为有结余,开始研究理财,东看看西看看,大致了解了市面上的一些投资产品,也没有深入。 之后发现了水库论坛,开始了解房产的一些知识。

本年可以列出来的一些重要事情:

  • 过年给老婆的亲戚拜年,完成了任务。
  • 年初和老婆去日本旅游。可惜没看到樱花。
  • 年中终于搞定了装修,去年乐从买的沙发到货了,然后去杭州宜家买了剩下的家具。
  • 按照计划,老婆怀孕,明年生。
  • 考虑小孩出生要用车,研究了汽车,最后决定,还是滴滴打车方便。
  • 去杭州参加了一个旅游社区活动,去上海参加ruby聚会,去苏州上海考察了房价。
  • 买了自行车骑行。
  • 买了电脑

回顾

过去的一年生活节奏又放缓了,工作学习健康生活都没有提高效率,反而下降了。 去年的目标也没有完成,希望下一年从微观上做好。

下一年

  • 坚持运动。
  • 研究好理财,让财富可以积累(房产或者其它)。
  • 积累技术和业务设计:设计成熟网站,坚持打基础:弄通网络,linux系统,抽时间做业余项目。
  • 阅读太少,完成日常阅读。
  • 英语练好:能够无障碍和外国人交流。
  • 带小孩。

以上。

水库论坛告诉我什么是炒房

| Comments

我现在家庭和工作已经稳定,每个月会有一笔存下来的的工资收入,因此如何善用这部分的工资成为我现在的目标。

考察了理财产品,以及看了一些书籍,看了一些普通老百姓可以接触到的投资产品,比如中国股市,债券,黄金,美国股市等, 发现很专业的投资领域估计不适合我,因为时间的机会成本:投入在工作上会收益更大一些。 最后看了各方讨论,一般的结论是:对于非专业投资者,定投一个正收益的资产(比如美国股市ETF),长期收益率还是最高的。

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渠道看到了水库论坛,发现完全不是这样。 首先,非专业投资者的傻钱投资收益率一般是不会很高的,根本跑不过通货膨胀。 然后就是有一条康庄大道可以走,就是买房。房子每年涨价超过10%,加上房贷的资金杠杆,收益率远远超过其它的理财产品,风险又很低。 只要还有大量的看空人群,买房是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方式。

好,下面开始给大家介绍水库论坛。

水库论坛概况

水库论坛包括一个公众号(Shuiku-net)和一个网站shuiku.net,后面维护的人是一个老的上海炒房客,叫欧成效,专职炒房。估计现在资产过5亿吧。

网站是他以前创建的一个用来讨论炒房的社区,社区的规则也是很有特色的,大家可以看看。

微信公众号是2015年创建的,里面整理和收集了水库论坛历年来他写的精华文章,比较成体系,这里是文章的目录。 强烈建议大家有时间就去看一遍。看两遍。

水库论坛讲了什么

微信里面的内容,分体用术,列出来以下内容:

首先是体。就是他思考的理论基础。主要是奥派经济学。以前有一个铅笔经济学社(现在不行了)在推这个。主要内容就是科普经济学的常识。 比如:交易带来价值,干扰交易减少价值,供需曲线等。这些我们应该都知道。 他文章重点就是:利用这些基本的经济学规律,粉碎我们既有的一些错误观念,比如: 实业兴国,以民为本,完善福利,抑制贫富分化,刺激经济,扶植国货,拉动内需,取消公路收费,少生孩子多养猪,义务教育,降低医疗费,加强监管,油气国营,提高产品质量,保护农民,严打囤地,鼓励自住,加税降房价,股票救市 算是脑子非常清楚的人了。

然后是用。就是如何用经济学知识赚钱。是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以及解释。内容包括: 房地产市场的细分,什么才是职业炒家,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概况,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等。 粉碎我们关于房地产领域的一堆错误观念:比如中国的房产比美国的房产更好,根本没有什么土地私有,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其实是一回事。 然后是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内容:比如房地产市场不是一个市场,而是好几个市场(本地人,外地人,外国人,一手房,二手房), 炒房的各种流派,流派最后为什么只有最后一种屯房流,上海的房子价格是如何涨起来的,香港楼市真正的崩溃历史,等等。

之后是术:具体实际操作的一些技巧。包括:

  • 财务部分:如何获得更多的金钱,如何利用信用卡,如何保证现金流,资金的分层,如何精算贷款等。
  • 房地产相关:如何破限购,如何构建房产资产包,如何挑房子之类。

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,包括军事,政治,人文的文章,也写得不错。都可以看。

精华

我当时看到这个微信公众号,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了,花费了大概一周的时间,后面又补看了一遍。主要是因为内容太精华了。 打破了我非常多的旧观念。我已经被他说服,理财的精力要放在买房上面。 同时虽然文章内容是关于房地产的,里面也可以抽出来一些共性的因素,切换到其它的市场使用。

强烈建议大家都去看看,全部看一遍,看两遍。

考虑买电脑

| Comments

我现在用的rmbp是2012年底买的,用起来越来越不舒服了。主要原因是当时为了省钱,没有买256G的版本,而是128G, 现在存储空间越来越不够,每个季度都要手动清除一遍内容。开始考虑替换笔记本。

新的rmbp出来,但是我已经不再想用苹果的笔记本了。一方面是其它厂商(比如dell,hp,华硕,联想)的高端笔记本已经追赶上来, 另一方面是苹果的锁定策略把用户绑定在设备上面:新版的rmbp用了touch bar,也是一个通过体验来锁死用户的方法。 虽然苹果的体验是最好的,但是使用上并不想根据苹果的方式来,就会千难万难。所以我考虑下一个笔记本安装linux。 我一直是kde的粉丝,现在有了针对kde的ubuntu定制版KDE neon,我会考虑使用它。

image

经过研究,现在主流笔记本对linux支持比较好的是联想和dell,原先我给爸爸买了海淘代购的联想thinkpad,但是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。 只有考虑dell。dell的笔记本分民用商用XPS工作站,我考虑工作站precision系列以及高端机XPS。 发现现在主流笔记本一般15寸才会有4核CPU,缺点是体积大一些;不过dell xps采用微边框,体积其实还好。

image

继续研究配置,发现笔记本都会有功耗和散热问题,性能会比台式机缩水一些:CPU要么是低压,要么虽然是标压但是散热不良会有限制。 比较起来台式机的价格和性能有优势,因此很多人用便携本+台式机工作。我每天在家,这种工作方式应该适合我。

我好久没有研究台式机了,发现现在的接口标准变化了很多,还有各种器件的型号和厂商要再再研究研究。 最后得出适合我的机器:

  • CPU:i7-6700 编译不会慢,但是价格也不会太贵。我也没有超频的需求
  • 内存:16G一张,以后可以最多拓展到64G,现在16G对于开虚拟机也够用了
  • 显卡:主流稳定的显卡就可以,并不会追最新的游戏,而是等steam打折入

组装还是品牌机?组装机更便宜,但是要自己装,以及可能稳定性差一些。 品牌机的话有质保,厂商考虑应该比自己更专业,但是价格贵好多。 我考虑稳定和不折腾,还是看看品牌机。还是回到dell。为什么选择它呢?看官方网站上面的文档很细致, 以及公司背景(dell被创始人重新回购),比较起来联想偏商业,HP胡搅瞎搞,华硕台企, 感觉dell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,算是比较稳重的一个厂商。

台式机dell也有民用商用XPS工作站,民用商用普通电脑性能达不到我的要求, 工作站很多是图形方面或者高性能运算的,超出了我的需求(可以插1T内存的主板), 最后还是用XPS台式机8910。刚好双11打折,就买了(加了上门保修和无线鼠标键盘,7千出头)。 dell的模式是下单后生产,等了一个多星期才到货。

image

配置如下:

  • 处理器 第六代智能英特尔® 酷睿™i7-6700 处理器 (8M 缓存, 最高至 4.0 GHz)
  •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家庭版 64位 简体中文
  • Microsoft 软件 Microsoft Office 家庭与学生版
  • 安全软件 McAfee Live Safe 12 个月 订阅
  • 戴尔服务: 硬件保修服务 3年 Premium Support: 上门服务 (消费者客户)
  • 光驱 托盘载入式 DVD光驱(读写 DVD/CD)
  • 键盘 Dell KM636 无线键盘&鼠标 黑色, 英文
  • FGA Module VMAX1705_135_R/CN/HK/TW/BTO
  • 基本系统 XPS 8910
  • 硬盘 2TB 7200 rpm硬盘 + 32GB M.2 SSD 缓存
  • 显卡 NVIDIA® GeForce® GTX750Ti 含 2GB GDDR5 显卡内存
  • 无线 英特尔® 3165 1x1 802.11ac Wi-Fi 无线 LAN 和蓝牙
  • 内存 16GB 单通道 DDR4 2133MHz (16GBx1)
  • 无线驱动程序 无线 3165 驱动器
  • Bundle XPS 8910-D18N8
  • 芯片组 H170

官方网站上面有完整拆装文档,看这个可以了解这个产品的结构。 里面通过电源横移来节省空间还是很有意思的。dell allenware台式机也用了这个设计。 内置无线网卡省得我拉线,多了一个用不到的光驱。

image

到货了之后检查状况良好之后使用。系统预装windows10,暂时我还是用这个系统,因为还有一些windows下的开发要做。 机器存储采用2T硬盘加32G SSD缓存,这种架构我是第一次见,采用了Intel的RST快速存储技术, 把SSD当作硬盘的缓存,同时兼顾大空间和快速读取的优势。实际用起来还是不错的,不需要另外再买大空间SSD。 然后下载了几个steam的去年主流游戏(Bioshock Infinite),跑起来还不错。

以后开发就在台式机上面跑linux虚拟机,rmbp连过去操作和在浏览器里面看效果。 我重新买了一个rmbp的256G的存储拓展卡解决空间问题,如果出门就拷贝虚拟机到笔记本里面临时用着。 等明年黑五rmbp差不多该退休的时候,再考虑换一台dell的15寸XPS。

现在还缺一个显示器没有买:我用惯了rmbp,最好还是要高清4K屏幕,等下次发现有打折再买吧。

更好的住宅行业

| Comments

我们国内现在的房子开发流程是这样:政府出让土地,开发商找银行贷款,缴纳大量的土地出让金,然后开发房子, 卖出裸房,回收投资,赚钱。消费者购买高价的裸房,找装修公司装修。 但是其他国家的模式一般是这样(在美国):

  • 房地产商购买土地,造房子,然后直接卖装修好的房子。
  • 房地产商购买土地,造楼房,出租或者出售公寓房。
  • 个人购买土地,找房屋承建商,设计和建设房子(设计可以是专门的设计公司)

模式不同在于,我们购买的是裸房,只是一个框架,之后才找装修公司装修,类似零售。 他们的模式在于要么提供统一的标准化住房,要么根据用户需求定制造房并装修。

我觉得他们的模式更合理。因为标准化造房可以利用批量化优势,降低材料采购成本,能够工业化生产提升质量和减少建设成本。 比较一下:

  • 我们需要自己去采购施工材料,他们统一采购成本节省很多。
  • 我们施工的工人基本都是散工良莠不齐,他们施工可以长期雇佣施工队提高施工水平,积累施工技术规范和经验。
  • 我们基本都是现场施工,他们可以做到工厂预制件现场安装。
  • 住宅设计我们也就是制图员画画图,他们有积累(大量历史资料)和标准。
  • 我们很多住宅只能保证装起来,不能保证一些性能:比如空气流通率,住宅节能,火灾防护,他们可以达到这些要求。

简单地说,我们现在是手工作坊阶段,他们是后工业化精益生产阶段。 造成的结果是现在我们到处都是房子,但是缺省心省钱住起来舒服的好房子。 大家买房装修过程基本上是劳民伤财,首先要变成一个装修专家,然后被装修公司和各大建材公司黑一遍, 然后自己做监工累一遍,完工之后还得等一遍,最后因为设计只是根据自己需要以及自己耗费大量心血有感情了,卖房也不好卖。

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开发商大多不卖精装修的房子呢? 我觉得: 一个是消费者需求差异很大,家庭结构,经济水平,社会阶层,品味等,造成房子很难标准化。 另外一个是因为房子有金融属性,裸房更好交易和保值。

现在国内也有精装修的房子,一般分为两种:酒店式公寓,大城市新开发楼盘豪宅。 它们的需求会明确一些,所以可以采用同样的设计,施工方批量施工节省成本提升利润。 但是开发商利益和购房者利益不一致,以及信息不对称,这些精装修的房子往往质量堪忧。

希望我们国家的住宅行业能够早日进步,端正目标造好房子(个人估计难)。

关于保险

| Comments

为什么要买保险

生活中会有可能遇到一些很不好的事情,比如开车出事,自己或者家里人突然得了重病,工作的时候受伤等。 我们期望人生平平安安,不想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。 电视里面看到各种很悲惨的例子,比如家里人生了重病,全家债务累累。 如何在遇到坏事的时候能够更好地熬过去?靠保险。

很多坏事发生都可以靠概率预测,同时影响程度也可以预估一个程度。 比如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开车撞到了人,可以看统计数据得知平均每人每天开车撞人的概率,也能够估计撞人赔偿金额。 这个时候有这样一个基金,开车司机每人拿出一点钱,发生事故的时候,基金帮助覆盖一部分赔偿。 因为有概率确保,这个基金不会入不敷出,同时也保障所有司机不会受到重大财务负担,进而让大家放心开车。 如果交的金额多一些,维护基金的组织可以赚到钱。这就是保险的规则。

保险帮助覆盖风险,从而保障有风险的生产生活安全进行,是一个对社会有益的行业。 当然保险公司也有可能欺骗买保险的人,当出险的时候以各种理由不给保费, 或者破产造成保单作废等,这些需要行业监管。

什么情况下需要买保险

衡量风险有两个维度:概率,风险大小。

  • 概率低:风险大:比如家庭主要劳动力意外死亡。一般来说成年人意外死亡的概率是很低的,如果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,养育小孩,房贷等开销都会无法覆盖。这种情况需要买保险,以一小部分资金来保障低概率事件造成家庭破产。
  • 风险小,概率低或者高:风险大小是根据人的承受能力来的。当一个风险个人能够承受,那么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考虑保险。因为保险公司有成本,也要赚钱,买保险是一种消费。如果能够承受风险,为什么还需要进行消费呢?
  • 概率高,风险大:比如老年人容易得重病。概率上升之后,保险就不划算了,要做的事情是想办法能够承受风险。比如年轻的时候存看病基金。

需要买什么保险

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状态下,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风险。我们按照上面的两个维度来划分风险。

如果是单身刚刚参加工作,会遇到以下风险:

  • 意外或者生病死亡:概率低,风险小(因为影响不大,人死万事消)
  • 意外残疾:概率低,风险大(丧失工作能力,未来需要资金支持),最好买保险,因为概率低,每年缴费不会很多。
  • 生重病:概率低,风险大(需要一大笔钱),最好买保险,同上。

如果是有家室,同样的事情风险程度就有了变化:

  • 意外或者生病死亡:概率低,风险大(因为有家庭责任,需要养育小孩,还房贷,养父母),需要买保险。
  • 意外残疾:概率低,风险看情况。如果是家庭主要劳动力,残疾会让家庭失去经济收入,风险就很大,如果不是,开销就会有覆盖,风险小,不需要保险。
  • 生重病:概率低,风险同样看情况。同上。

如果进入老年,同样的事情概率会发生变化:

  • 意外或者生病死亡:概率高,风险小。因为老年人没有了家庭责任,死亡不会影响很大。
  • 意外残疾:概率低,风险中,残疾之后需要增加看护的开销,一般这个时候有养老金,可以覆盖。
  • 生重病:概率低,风险中,在年轻阶段可以存重病基金来覆盖,问题不大。虽然医疗是无底洞,但是基本可以根据存钱多少来选择如何治疗或者不治疗。

综上所述,需要买保险的情况如下,同时根据风险来计算需要覆盖的保额:

  • 参加工作没有家庭:残疾和重病险,金额要能够覆盖残疾后长期失去工作能力的日常开销,重病要能够覆盖医疗费。
  • 有家室:家庭主要劳动力在责任阶段的死亡,残疾,重病。保到小孩大一些以及有一定家庭积蓄为止。死亡,残疾保额要保证家庭开销能够坚持到小孩长大,重病保治疗费。
  • 老年:不需要保险,生活靠养老金,重病靠积蓄。

我现在就处在有家室阶段,要买的保险具体如下:

  • 意外:普通意外和交通意外,因为我骑小电驴有风险。
  • 汽车险:开汽车真正大的风险就是撞人和乘员死亡,受伤或者残疾。第三者责任险要买到100万,乘员靠意外险负担,主要还是保家庭主要劳动力。
  • 定期寿险:保家庭主要劳动力,其他人不需要。
  • 定期重病:也保家庭主要劳动力,其他人不需要。定期是因为老年阶段概率升高,买保险不划算。

每个人的情况会有区别,所以需要考虑具体的风险因素及其性质,通过概率和风险大小来判断要不要买保险,以及对应策略。

如何挑选保险

现在保险公司很多,线上卖的也有,主要考虑以下几点:

  • 保险是否能够覆盖风险:这是最重要的,也是我们买保险的核心目标。一份保险的条款往往很复杂,一定要反复研读,确定能够覆盖好风险。
  • 保险服务是否好:没有用到保险还好说,如果用到的话,需要保险公司能够顺畅地出保,这个时候服务很重要,如果流程复杂,推脱不给,就很麻烦。网上买保险便宜,但是理赔会麻烦一些,简单的产品可以购买网上的。像重病这种需要很多材料,最好还是走线下的经纪人渠道。
  • 性价比:有很多保险到期退保费,让你觉得保险很划算。实际上是要比一般的消费险更贵的。建议一般买消费险。
  • 只买需要的:现在保险公司提供了很多理财险,其实就是理财,钻国家没有监管的空子,不要以保险的思路来考虑它们。

骑折叠自行车健身

| Comments

最近发现长膘严重,应该是小电驴骑多了,也没有抽出足够的时间运动。我考虑了一下运动方式:

  • 跑步:有点无聊,原先跑了一阵膝盖不舒服,就不跑了。一查发现跑步挺伤膝盖的。
  • 打球:需要喊人,麻烦,也太耗时间了。
  • 游泳:贵贵贵,游泳馆也远。
  • 健身房:大多设备都是针对性增加肌肉的,要么就是跑步机,无聊。

后面发现骑自行车运动比较好。不伤膝盖,想什么时候骑就可以骑,时间好控制。 也可以骑行到城市周边郊区有意思的地方,运动重要的还是选择能够坚持下去的项目。

挑选自行车,我选择了折叠自行车,为什么呢,折叠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相比, 优点是方便携带,可以放到汽车里,或者坐高铁去其他城市玩。每次在其他城市旅游,都觉得靠走太浪费时间精力了。 缺点也明显:同比功能价格贵一些,更重,速度就没那么快。价格好说,慢一些反而方便健身,对我都不是缺点。

然后是挑选品牌。市面上专业做折叠自行车就大行,欧亚马,风行之类, 考虑到专业程度,性价比,我选择了欧亚马。大行和其它的都偏贵了。

然后是型号。我骑行的主要场景还是偏地形复杂的城区和郊区。 我更偏好有绿色植被,车少的良好路段。在上饶这里,基本上就是稍微偏离城区,绿色很多的村镇。 因为政府村镇建设,路都不会太差。上下坡的情况很多,因为有一定的丘陵路段。 不过中间会有一些碎石路况出现。

综上所述,我需要的自行车要能够上下坡,舒适,适应差路况: 需要后避震,山地轮,前3速,因为是入门车价位不想买太高的。 查看欧亚马现有产品,我选择的是PRO-酷炫-M990HD, 购买价格是2700,比我心理价位高了一些。但是满足需求是第一位的。

上饶这边没有欧亚马的实体店,最后只能网购。其实还是挺方便的,买回来研究了一下,稍微自己调整调整就可以骑了。 我去车行问了一下,也没有什么要调整的。网上买要选择靠谱的供应商,不然容易买到翻新货。 然后网购价格要比实体店便宜很多,如果对车熟悉可以网上买,不熟悉还是线下,这样有售后服务。

买车同时也需要买一堆配件,包括头盔,手套(一定要买,避震防受伤),车前灯,车后灯,货架, 这些预算最好也要考虑到,加起来费用也很多。

现在买回来大概一个月,骑行了上饶周边,感觉挑选这款车是很正确的,满足我的需求。 大家买车之前一定要进行细致的学习了解,不同使用场景下使用的自行车是不太一样的,买错车就悲剧了。

根据我的体力,每次骑行大概20公里,能够覆盖上饶周边的一些区域,但是只能单程到达周边的县城,所以就没有过去了, 上饶城市空气不是很好,因为大小车乱七八糟的。所以我更喜欢的路段是北边,南边有树林和山的村镇区域,到达那边需要十分钟。 路是水泥路混合少部分碎石路,路边有树林,小湖泊,因为是村子车也很少,真是绝佳的自行车骑行场地。 选择前三速和山地轮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,如果没有这些支持,好玩的路段都不能走了。